2011年9月7日 星期三

智慧型手機自我保護10方法

隨著智慧型手機越來越普及,以及使用者將重要的內容儲存在手機之上,網路罪犯也開始對這些裝置感興趣,使得行動安全也變的比以往更加重要。
IT安全專家們建議,使用者可以採取以下十個方法來保護其智慧型手機的安全。
1. 設定密碼
使用複雜的密碼或PIN碼來設定密碼保護,將使得竊賊難以得手。最近一項調查發現,有22%的使用者在過去12個月內曾經遺失過行動裝置,其中將近70%的手機對於撿到或偷走的人而言是資訊完全開放的,拿走的人可以打電話、讀取電子郵件、取得私人照片與上網。
大部分的人不設密碼是因為嫌麻煩,但它卻是確保資料不會遭到竊取的最簡單方式。
2. 運用各種安全功能
使用者經常忘記利用智慧型手機本身已有的功能來提高安全等級與防護隱私。大部分的智慧型手機都有安全鎖可加強隱私,有些手機還具有指紋鎖,非主人無法取得智慧型手機中的資訊。
3. 從安全管道下載程式並定期更新
使用者一定得注意免錢的軟體,只能從可靠的來源下載程式安裝。今年發生過一些案例,網路罪犯從Android Market下載合法的程式,植入惡意程式碼後再上傳,造成數以千計的下載者受害。另外,如果軟體有安全通知時,也要立即地更新。
4. 關閉Wi-Fi自動連線選項
為了無所不在的網際網路功能,手機用戶通常會啟用裝置自動連線至Wi-Fi網路。網路罪犯可能會看準這一點而在熱門地點設立假的Wi-Fi網路,藉以攔截使用者的資訊。
5. 安裝行動安全程式
根據安全專家指出,注意下載與安裝程式並不足夠,因為罪犯們會利用各種手段來引誘你提供個人資訊。因此,使用有效的安全解決方案仍是最佳的對策。
6. 使用SIM卡密碼
專家建議使用者最好要使用SIM卡密碼,它只有在手機重新啟動時需要輸入。許多使用者認為裝置密碼就已經有保護SIM卡,因此並沒有設定SIM卡本身的密碼。
7. 同步手機進行備份
使用者應該要利用同步軟體來備份其數位資料與將重要資料儲存在電腦上,一旦行動裝置不見時,資料才不會遺失。
8. 盡量不要做地點分享
智慧型手機上的GPS功能開啟了全新的世界,但是這些資訊分享也付出了個人隱私的代價。使用者最好要注意地點與安全的設定,不要將地點資訊輕易透露給陌生人。
9. 點選連結前先檢查
與電腦一樣,智慧型手機在進入陌生的網站前也需要特定的許可,使用者一定在點選前得注意。
10. 瞭解許可權限
使用者在收到個人與裝置資訊的要求時一定得謹慎,或是程式運作出現不必要的動作也要小心。賦予權限等於是讓罪犯們擁有後門程式,他們將可在使用者不知情下把裝置資訊傳到遠端的URL或執行其他功能。
  (ZDNet Taiwan編輯部/T.I.M)


中華民國獨居長者關懷協會
中華民國獨居長者關懷協會粉絲團

沒有留言: